今年夏天一進入到畢業(yè)季,小哥哥就陸續(xù)收到很多人的私信。其中不乏在求職中碰壁的同學,他們有些是因為本專業(yè)的薪資待遇不理想,有些是因為大學沒有好好學習導致個人能力滿足不了招聘單位。
這些同學在經歷了現實的打擊后,開始想要通過參加培訓并轉行IT行業(yè)來增加自己的求職競爭力。但是多數人都很擔心轉行以后不能實現預期的發(fā)展前景。那么今天小哥哥就來跟大家聊聊零基礎參加IT培訓半年之后的發(fā)展前景。
首先,關于IT行業(yè)的前景:當然好,非常好。你只要關心這么一個核心問題,這件事是否為社會創(chuàng)造價值?
比如AI行業(yè)。利用機器學習算法,能夠將更適合的廣告推送到對的用戶面前,提高廣告主的轉化率,你說這樣的行業(yè)前景能差么?
又比如區(qū)塊鏈行業(yè)。目前它的應用領域為虛擬貨幣,具有金融屬性。而在未來區(qū)塊鏈將會在醫(yī)療、物聯網、公共服務等涉及民生問題的領域深入建設,所以前景是非常樂觀的。
因此答案是顯而易見的,只要IT行業(yè)做的事情,正在為整個社會創(chuàng)造實際價值,并能對社會發(fā)展起到主要推動作用,就永遠不會過時。
那么,任何人都可以從事這個行業(yè)么?顯然不是。雖然整個行業(yè)需求量極大,工資水平也非常高,但是仍然競爭激烈,好的程序員和好的崗位都非常稀少。因為這是一個技術行業(yè),門檻很高。
其門檻在于兩方面:
1、能出活。這就是大家主要關注的代碼工程能力,包括各種計算機基礎知識、語言框架、以及算法數據結構。
2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這更多看中一個人的軟實力:怎么將實際問題抽象成代碼問題;怎么跟團隊其他人交流;怎么按計劃推動事情……
那么從這兩方面出發(fā),再回到我們的問題:零基礎是否能在培訓機構培訓該類技能?又需要花多少時間呢?
實際上,培訓機構能提供的培訓:
1、基礎知識
2、語言培訓(Java、Python)
3、框架培訓(Android、iOS、后端、前端 等)
4、問題抽象解決、經驗性培訓
5、團隊合作培養(yǎng)
在這里舉一個現實的案例。
小哥哥曾經接觸過一個課工場的畢業(yè)學員。其實在他參加培訓之前就有在給小哥哥留言,詢問一些培訓的事情。
簡單介紹一下他的情況。他本科是在一所211院校里學土木工程專業(yè),后來發(fā)現該專業(yè)在就業(yè)形勢上不是很樂觀,他的很多同學要參與到工程項目中,每天和工人同吃同睡在工地上,而且月收入也就在5000元左右。
他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,于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之后來問小哥哥,自己要不要轉行IT。和別人一樣,他也很擔心培訓后的就業(yè)不能達到預期水平。
他報名的是大數據課程,里面教的也是非常直接,課程與實戰(zhàn)相結合,非常精準地面向日后的就業(yè)。Hadoop、Hive、MapReduce一頓搞,老師帶著搞,同學之間互相搞,同時老師會講一些算法原理的知識,這些在面試的時候會起到很大的作用?;旧弦惶渍n程下來,他已經達到了普通工程師一年的工作水平了。這樣的同學,剛進來就可以直接干活,性價比不輸給科班出身的同學。
經過半年的培訓,這位同學在北京成功地進入了某互聯網公司,薪資也達到了12K×14薪/年的水平。
這是小哥哥見過的眾多參加IT培訓后成功轉行同學中的一個案例。但俗話說,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。我們應該通過案例總結出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。
從師資角度來看。絕大多數講師都是從企業(yè)里面出來的,有著豐富的實操經驗。說直接點,就是面向企業(yè)培訓。所以在有限的培訓期間,都是講關于實戰(zhàn)、項目、面試相關的課程。所以剛剛那位同學,能在完成培訓課程的同時,迅速積累起實戰(zhàn)經驗,能夠進一步達到理想的水平。
當然,除了培訓機構的支持,他個人的努力也是發(fā)揮了重要的作用。他們一起上培訓班的好幾個同學,一起組成了面試學習小組,一起刷LeetCode面試題,一起共享求職信息&經驗。而且每次在學習后都會有實操項目,他常常一個人學習到深夜,在實踐中把不懂得問題弄明白。小哥哥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,培訓機構不是投機的地方,只有自己真正努力過,才會取得滿意的成績。